其他帳號登錄: 注冊 登錄
柏慕聯創BIM技術服務

點亮建筑新夢想

LIGHT BUILDING NEW DREAM

企業BIM定制培訓服務經典案例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考前專場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一)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二)
柏慕聯創為成都建工一建提供第四期BIM項目深入實踐應用培訓班(三)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中冶建工集團提供基于Dynamo的市政路橋隧解決方案專項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一)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二)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三)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四)
柏慕聯創為海南生態軟件園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企業BIM基礎定制培訓(五)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一)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二)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三)
柏慕聯創為中南建筑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21年新員工入職BIM定制培訓(線上/線下)(四)

BIM項目案例 | 深圳機場衛星廳配套站坪工程項目案例

 二維碼
作者:新魯班來源:預制建筑網網址:http://www.precast.com.cn/index.php/subject_detail-id-14437.html

隨著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建筑行業信息化已經成必然趨勢,BIM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信息斷層的現象,成為了一個里程碑性的變革。中國電建集團航空港建設有限公司以深圳機場衛星廳配套站坪工程項目為切入點,積極響應建設單位“標準化、智能化、數字化、專業化、精細化”的建設理念,項目于2019年4月初引魯班入BIM+智慧工地技術,研究探索本項目施工標段管理產品數字化、業務前端智能化,實現項目精細化管理,增強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為后續集團展開BIM項目奠定基礎,提高新常態下市場競爭力。


圖 項目模型圖


一、項目概況


深圳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F,現有兩條跑道。本期擴建項目位于深圳機場一跑道、T3北停機坪、二跑道與航站區之間的衛星廳四周區域,新建衛星廳周邊站坪及北側的三條垂直滑行道,且垂直滑行道分別與現有第一、二跑道的二平滑相連接。另改擴建部分現有滑行道。


擬建衛星廳配套站坪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場道工程、飛行區道橋工程(土建部分)、消防工程、給排水工程、污水污物處理工程(僅管網)、再生水工程(僅管網)、遠機位站坪監控系統、綜合管廊(土建部分)、綠化、圍界、圍界安防工程等。


工程量包括新建混凝土道面約102萬㎡,瀝青混凝土道面14萬㎡,3#、4#、5#、6#下穿通道總長2823.204m,排水溝約15084m,綜合管廊工程長約2100m,道面、道肩拆除約17萬㎡等附屬工程,計劃工期為748日歷天。


圖 機場鳥瞰圖


二、BIM應用


2.1設計圖紙校核


圖紙問題


通過建模,對項目全圖紙進行詳細的審核。通過模型的可視化,使圖紙問題更加直觀,減少由于崗位不同,帶來的溝通思維的差異化,提高溝通效率。同時,問題的及時發現并解決,也保障了項目施工的順利進行啊,防止由于發現問題不及時,解決問題不及時造成工期的延誤。


圖 圖紙問題截圖


碰撞檢查


利用魯班多專業集成軟件,對原有地下構筑物模型、其他標段構筑物模型及本標段構筑物模型進行整合審查,發現多處碰撞沖突,如:3#通道與11號地鐵主體結構的碰撞,5號下穿通道與衛星廳指廊的碰撞,排水箱涵與3#通道箱涵X3段、排水工程與4#通道箱涵X15段、排水工程與6#通道U20段的碰撞。利用模型的直觀性,快速發現碰撞點,及時規避安全隱患,防止發現不及時造成的工期延誤。目前碰撞問題已全部提交設計院,相關負責人正在做進一步的圖紙深化。同時,利用該模型,我方工程負責人在與其他標段溝通碰撞及施工作業面的問題時,作為可視化手段,大大提高會議溝通效率。


圖 標段碰撞問題截圖


2.2   協同平臺運用


進度管理


通過在魯班BIM瀏覽器上錄入實際進度,并掛接到模型上,管理層領導及其他參與方能在BIM平臺上知曉實際進度,獲取每道工序實際發生時間及完成時間,實時掌握已完成的工程量。在沙盤駕駛艙進行進度模擬,從宏觀上對項目進行把控,及時調整進度計劃及資源調配,優化項目管理。各參建方也可從平臺上獲取實際施工的影像資料,減少了由于多層級溝通而產生的信息衰減和變化。目前已經完成了3、5、6號下穿通道基坑的實際進度錄入,后續將陸續完成其他單體工程的實際進度錄入工作。


圖   6號下穿通道的進度模擬


資料管理


通過及時將圖紙資料和施工過程資料:質檢報告、檢驗報告、隱蔽工程驗收、施工技術方案和變更資料上傳魯班BIM瀏覽器,并實現與模型的一一對應,提高資料管理效率,方便后期資料的搜索與查看。在數據庫中不僅保證了項目資料的永久保存,并且導入的資料通過分類模板來進行資料規范分類存儲,保證了資料的全面性。同時通過對相應人員在資料調取的權限分級制度,可以確保資料的安全性,對應的人員能準確掌握相應的工程資料信息。


圖 施工過程資料


2.3可視化技術交底


拌合站行車路徑模擬


本項目拌合區場地搭載HZS240拌合站、HZS180X.0拌合站和水穩拌合樓各一座。根據簡易拌合場區CAD圖紙、相關負責人口述行車路徑大致路線情況,通過建模軟件將拌合場區模型化,將拌合路徑模擬化,來輔助方案的論證。三維模型可為二維圖紙帶來直觀的體現,同時,可及時的將項目各方想法通過BIM模型的方式展現出來,論證方案的可行性,減少低效、無效溝通,讓方案論證更加有理可依,更加直觀化。


圖   料車行車路徑(方案二)


2.4   數字化施工


為更好的打造信息化,數字化的工程項目。項目引入智慧物聯的理念,將智慧的理念在建筑工地進行應用,通過智能化技術手段,圍繞施工過程管理,建立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施工項目信息化生態圈。利用BIM+智慧工地的集成平臺,將基于BIM技術的項目管理數據和智慧工地的實時數據集成。利用魯班指揮中心大屏查看項目相關的所有數據。


圖 指揮中心大屏


人員管理


項目采用實名制考勤管理(人臉識別閘機)+RFID芯片+區域基站的模式實現施工現場的區域定位。


圖人員管理系統組成


根據現場施工作業面,目前現場已安裝5個信號基站,注冊的施工人員達到386人。在平臺中可查看到各個基站區域內人員數量及不同工種的分布情況。進一步把控施工工種的合理分配。


車輛出入口管理


現場拌合站引入車輛車牌識別管理系統,通過在出入口對車輛的管理來把控進出拌合站的外來車輛。輔助拌合站對進出料車、罐車的數量核算。


圖 車輛出入口管理系統組成


車輛GPS定位及油耗管理


項目施工區域緊挨在運營機場,安全風險系數大,為防止項目罐車等施工車輛在合規合理的路徑上行駛,項目引入GPS定位模塊,安裝在每輛罐車上,并規定好行車軌跡及行駛區域,一旦罐車在運送混凝土的時候超出行駛范圍,平臺即可推送警報,提醒相關責任人。方便現場人員對車輛的把控。并在一定程度對車輛司機起到震懾作用。


通過安裝油量傳感器,當車輛出現油量的異常變化時,系統就會推送警報,并及時記錄數據,告知相關責任人。很大程度防止施工人員的偷油倒油現象。


圖 車輛GPS定位及油耗管理系統組成


環境監測


通過安裝環境監測及霧炮噴淋控制器,在平臺可隨時獲取現場的環境監測數據,包括噪聲、溫濕度、PM值?,F場的揚塵超過設定值時,控制器啟動霧炮噴淋系統進行現場噴淋降塵。


圖 環境監測系統組成


視頻監控


由于現場施工環境和機場網絡環境的限制因素,視頻監控方案由原來的網線布置改為4G網絡傳輸再改為無線網橋傳輸,并加設中繼站以保障信號不被高物遮擋。目前現場已經安裝39個攝像頭,基本上全部覆蓋現有施工區域的重要作業面及材料堆放區。管理人員可通過PC端及移動端隨時查看現場施工情況。一旦現場出現任何非常規情況,視頻監控可作為第一手影像資料,方便過程的追溯,避免“扯皮”現象發生。


圖 視頻監控系統組成


圖 視頻監控布置方案


拌合站生產管理


拌合站生產ERP管理系統,即將拌合站各個子模塊系統串聯起來,統一管理。包括任務單的下發、實驗室的配合比、生產線生產及料車、罐車的過磅。通過系統的部署及各個子模塊軟件的對接,大大提高了拌合站管理人員的管理效率,目前工程部在項目部即可派發任務單,不用帶著單子跑帶現場。通過拌合站生產ERP管理系統,在系統后臺即可導出進料記錄,實現無紙化的驗收。減少人工統計紙質簽收單造成的誤差。


圖 拌合站管理系統組成


VR安全體驗


BIM+VR技術可最大程度增強模擬的仿真效果,根據項目需求特點制定安全教育模塊,以VR展現形式,讓施工人員從視覺、聽覺來感受不規范操作帶來的嚴重后果。VR安全體驗館部署完成后,已經完成3次施工人員的安全技術交底,貼合工程的VR安全模塊及逼真的模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員的安全意識。


圖 VR安全體驗模塊


三、小結


BIM+智慧工地的應用,為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發展帶來十分積極的影響。


強化管理能力。BIM 技術已被國際工程界公認為建筑產業的革命性技術,并譽為建筑業4.0時代。項目通過對BIM技術的開展,將智慧工地等數字化施工與BIM技術結合,著重實現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提高重難點施工技術交底效率并優化現場質量安全管理。為BIM 技術在深圳機場衛星廳配套站坪工程項目上的應用發揮更大的價值,取得更大的實際效益。


提升品牌效益。通過BIM技術增強企業自身技術品牌效益,優化項目管控能力。根據工程本身的定位和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提高管理效率和增加效益。并通過項目對BIM實施的逐步深入,培養企業級的BIM技術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知名度。


(責任編輯:奚雅青)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帳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